对于多肉植物爱好者来说,路遇野生多肉植物是太幸福的一件事,于是往往会引发一些争论,可以挖吗?怎么挖?也许我们可以参考下国际多肉植物研究组织制定的栽培收集者行为守则,不只是野生多肉植物这回事,这种态度也可以引申到许多地方。下文来源于仙人堡主人的翻译
国际多肉植物研究组织(简称IOS)为保护野生仙人掌类和多肉植物免遭掠夺性开发,于上世纪70年制定了该《行为守则》,1982年8月,在维也纳召开的第17届国际多肉组织研究会议上,组成国各位专家确定这个行为守则,作为IOS的基本规章,为各国仙人掌和多肉植物协会和爱好者共同遵守的约则。

IOS这个组织主要由美洲、欧洲等国的多肉植物研究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性学术研究性质的协会组织,这个守则主要是针对日益昌盛的对多肉植物原产地掠夺性采集和破坏而制定的,主要针对的是野外收集的植物,所以守则英文全称为 “Code of Conduct ——To the Collector in the Field”,由于水平有限,我参照有关译文,对本守则按照原文的格式和叙述方式(尽量不改动内容的叙述顺序,由于英文和汉语在一些语法上使用方法不同,本译文不一定完全符合汉语语法,各位能理解内容即可)。翻译全部内容如下:
致在野外收集者们
在采集任何东西之前:
要了解你自己所引种的物种和国家与洲的管理规定,以及了解到哪些是受保护的。
要办好一切必要的许可,包括需要收集的植物和将要进出口国家的。
要把你的采集意图报告给当地相关机构。
采集时候:
要严格遵守哪些是可以采集的限制规定(如是哪些品种、多少样品、什么种类的植物材料)——尽可能在那里只收集种子、侧芽或枝条,而不是全株。
要留下成年植株以产生种子,来延续他们野生种群,并且成年植株不太可能移植成活。
要适当的采集,不要致使当地的居住民认为这些植物是很值钱的,也不要鼓励或付钱给他们(或他们的孩子)去为你收集。
要仔细作好采集记录,包括确切的地点,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和土壤,注明采集日期和你自己的采集号,尽量去测定那里植株的数量、种群范围、结种子的总数和实生苗的比例。
本文链接: /duorou/320.html
标签:
种多肉 ?
态度 ?